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中小学生作业减负如何真正落到实处?精准诊断

来源: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4-2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备受社会关注的中小学生作业话题再次进入公众讨论视野。4月25日,针对学校作业的突出问题,教育部下发“十条”作业管理要求,再次回应社会关切。 中小学生作业负担过重、时间过

备受社会关注的中小学生作业话题再次进入公众讨论视野。4月25日,针对学校作业的突出问题,教育部下发“十条”作业管理要求,再次回应社会关切。

中小学生作业负担过重、时间过长让学生和家长头疼不已,网上甚至还频频曝出家长批改孩子作业苦不堪言,家校摩擦也因此增多。这次教育部下发的“十条”要求,核心指向的便是一些学校作业数量多、质量不高、功能异化等问题。

实际上,学校布置作业是教育教学的一个必要环节,其本意是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习惯。同时通过学生反馈回来的作业,帮助老师检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学生的学情,从而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育质量。这本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反馈环节,于师于生都有益处,但在普遍追求分数的社会风气下,作业不断加重,成了学生、家长、老师共同的负担。

教育部此次特别强调,要切实发挥好作业的育人功能,布置科学合理有效的作业。要做到“科学合理有效”,就不能再只关注作业数量,而要更聚焦作业质量。

作业质量如何体现?教育部解释,要针对学生不同情况,精准设计作业。根据学生实际学情,精选作业内容,合理确定作业数量。鼓励老师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严禁布置重复性和惩罚性作业。要实现这样的效果,关键在于,老师要能对全班学生每节课、每个阶段的知识掌握情况有所了解,甚至是精准掌握。这样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分层,再针对性地布置作业。

教育部在“十条”管理要求中,鼓励广大中小学校老师科学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作业进行分析诊断。通过作业精准分析学情,再采取集体讲评、个别讲解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及时反馈,特别要强化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帮扶。这些都需要校内信息化的进一步普及,大数据的共享,基于人工智能与数据支撑的测评升级。在技术的支持下,师生减负增效真正有了可实现的路径。

事实上,教育信息化发展十余年后,不少地方、不少学校在运用信息化技术辅助教学的各个环节,已经有了成熟的探索经验,包括作业布置和批改、分析环节。以不少教育企业都在做的教学软件为例,这类涵盖备讲练测考等多种教学场景的软件装载在老师的电脑和教室的电子白板内,辅助老师课前、课中、课后的教育教学。课堂上布置的练习题、课后的作业题,大大小小的测试题,学生的作答过程和作答结果均能进入软件系统后台,形成数据库,最后通过算法分析每个人的作答,形成分析报告。

以单独的作业环节为例,还有专门的作业布置软件,老师可以将自己的题库录入其中,借用软件系统自动组卷,学生可线上作答,也可纸质作答。作答情况进入系统后,自动批改,并出具班级整体和学生个人的分析报告。对于班级整体学情及单个学生的学情,老师能一目了然,讲析重点也清晰明确了。学生则通过作业,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化错题本,不仅可以针对性练习,也便于老师有针对性地辅导。这样既减少了重复性练习,减轻作业数量,同时又提升了作业质量和作答效率,学生的自信心也会有所增强。作业不仅不是负担,反而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不少地方更是从区域级层面布局教育信息化,推动学校教育、传统课堂深刻变革。比如,上海闵行区已着手建立区一级的教育大数据平台,推动教育智能新终端的普及,全面记录学校管理、老师教学、学生学习的过程性数据。这些数据,将是未来学校和未来教育探索的核心力量。

文章来源:《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网址: http://www.zdxllysj.cn/zonghexinwen/2021/0427/443.html



上一篇:潮起湾区:由南向北
下一篇:我们的未来紧密相连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投稿 |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编辑部|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版面费 |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论文发表 |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