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期[01/26]
- ·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投[01/26]
- ·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版面费[01/26]
科学识字遵循学理关注要素强化文体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听了两节课,跟各位老师交流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想说说识字——科学识字,遵循学理;第二想说说阅读——关注要素,强化文体。 一、科学识字,遵循学理 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是特
听了两节课,跟各位老师交流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想说说识字——科学识字,遵循学理;第二想说说阅读——关注要素,强化文体。
一、科学识字,遵循学理
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是特别重要的,第一阶段要求认识1600字,超过了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总和。教师要运用各种识字方法来解决这个重要的任务。怎样更科学地进行识字教学呢?我建议各位老师做好两方面工作。
1.做好基础调查工作。
建议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教师梳理教科书中一系列的知识要点,比如这一册书里要求认的字有多少、多音字有多少。再比如有哪些同音字,生字成词有哪些等。
我的团队还做了另外一件事,也推荐给各位老师。我们梳理了这一册书所有要认的字的“字频”,就是这一个字在这一册书里面出现了多少次,这一个字分别在哪几课里出现。教学时我们就可以把后面那些课文里面所有涉及到这个字的句子都拿出来,让学生读一读、认一认,这就是在语言环境中识记。这个做法一石多鸟,学生既读了句子,又读了这个字,后面课文出现这个字的好多语句也都可以了解。怎么做到呢?非常简单。把这一册书里的所有课文的文字都放在word文档里面,用word文档的检索功能,这个字出现了多少个,在哪一课里面一看就明了,非常方便。
在班级里面同时有这样的学生:一是400字全认识;二是认识相当一部分;三是相当一部分字不认识。这种情况一年级特别突出。同样坐在班级里,学生认字水平相差巨大,我们怎么样调整教学?要让学生学得好,我们首先要了解他到底是什么基础。所以我们要做好了解学生识字量这个基础调查工作。这样有几个好处:第一,我知道班级里面哪些学生已经过了识字这关,他可以成为小助手;第二,有哪些学生认知还不够,跟家长可以沟通,方便学习;第三,了解哪些学生是我教学关注的对象。所以进行识字量的课前测评工作很有必要。
2.依据学理设计识字教学。
在识字教学的学理设计上,我有以下三点想法:“字言字语”“字由字在”“字始字终”。
第一,“字言字语”,即汉字是表意文字,每个汉字大都含有一定的文化意义,也就是含有一定的字理,表达一定的言语之意。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低年级的教师,要运用汉字学的知识进行教学,在一节课里面至少有一两个字要讲字理,进行汉字文化的培育。做为语文教师,应该学习汉字学的知识,否则会出现教学偏差。一位教师在教学“原”字时,给学生出示字谜——“小白进工厂”,让学生识记“原”字,这样教学是有问题的,是不合适的。查询“原”的字理,我们便知“原”字中的厂是山崖,里面是泉水形状,合起来像泉水从山崖下娟娟流出形。本意是水源,源泉。引申为起源、开始。后来“原”多表示引申义后,本义便造“源”字表示。因为泉水聚集在一起,水面平缓,故引申指宽广平坦的地方,这个引申义成为“原”的主要义,如“平原”。“原”又用作原谅,也表示原本。而这位老师出示的字谜,完全没有体现出这些意思,这样的教学是不准确的,更不恰当。识字写字时遵循字理是非常有必要的,如《彩色的梦》的“彩”字。右边的三撇,表示光线。在指导写“彩”字的时,就可引导学生想象阳光均匀地照在每一个地方。在识字写字中就要这样引导学生感受汉字文化的魅力。
第二,“字由字在”,即把游戏活动融于识字教学中,引导在怡然自得的情趣中,在兴趣高涨的氛围里完成识字任务。在识记阶段要做识字游戏,在复现阶段,可以运用字卡游戏,我们团队研发了十二种字卡游戏的策略,“读字排队、读字回家、打扑克、捡豆子、猜字卡”等等,达到激发学生兴趣、巩固识字的目的。
第三,“字始字终”,即识字的过程中,从开始到结束,都要尽可能地在语境中、在情境中进行。把要认的字运到用到生活情境中去,在真实生活情境中学习运用,丰富语言积累,这是我们识字写字很重要的一项。
“字言字语”“字由字在”“字始字终”,是按照认知、实践和运用的学习过程来设计的,推荐给各位老师参考使用。
二、关注要素,强化文体
1.关注语文要素。
统编教材从三年级开始,每个单元的单元导读页上都很明确地指出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什么,教师会有一个特别好的抓手,不再迷茫。
我们每一位教师在关注语文要素的时候,同时还要关注到这节课的语用训练点和语文园地的紧密联系。统编教材很重要的一个理念——“统整”,即这个单元的要素,要整体看,不要分开,不要割裂。同时还要前联后延。这一课和之前学过的有什么关系,跟语文园地又有什么关系。比如说李老师让学生用“有的……有的……”说一句话,这一课里面正好还有一个这样的句式,第三节里面的“有……有……还有……”,后面语文园地里面的“字词句段运用”,出现了“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因此这个就可以作为我们在朗读过程中、在学习语用过程中进行的一个练习,还可以把它融入到学生的写话里面去。
文章来源:《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网址: http://www.zdxllysj.cn/qikandaodu/2021/0502/458.html
上一篇:谣言生成与传播的运思逻辑窥解基于民国时期超
下一篇:论表达型语文的学理特征及价值